吴伯箫散文集

  [作者简介]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1906年3月13日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1982年8月10日病逝于北京。吴伯萧从小因受家庭熏陶,又加之天资聪慧,十四岁便考入曲阜师范。1924年毕业后,在孔府任孔子七十三代孙孔德成的英语教师。1925年,因不满封建婚姻,婚后三天即离家出走,暑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1931年师大毕业,在青岛大学(现为山东大学)当过三年多校长办公室职员,之后在简易济南乡村师范当过一年半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抗战前,还在山东省教育厅担任过高等教育股主任科员、莱阳简易师范ѧУ校长。

  1、马阅读全文

  2、山屋[阅读全文]

  3、记一辆纺车[阅读全文]

  4、长城[阅读全文]

  5、歌声[阅读全文]

  6、天涯阅读全文]

  7、夜谈阅读全文]

  吴伯萧散文读后感

  不声不响地贡献果实。它真诚挚切,蕴藉深沉,纯朴素雅,总是以丰厚的内涵发人深醒,又以隽永的情思引人通想。无论是记事、咏物,还是写人,都可见其思力深厚,委婉中具骨力。对时代生活中人们很少发现和感受到的潜流独具慧眼,对自然、社会、民族、历史和人生有着独到的理思,其感觉和情绪具有清澈而深透的透明度和诱人透视深层的哲理。应该说,吴伯萧的散文以深刻的思维入,以质朴的文字出,大地自然和人世故交错叠合,社会风物与历史沉思交织,在 清理擅扬的艺术画幅中,潜涌着对现实世界人事的关怀和拳拳热切的情债,融注着对生活的深层憬悟和对民族历史、生命现象、生活态度、以及入生真谛的诠释,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风度,在风光绚丽、千姿百态的当代散文世界里,凛然自成一家。 吴伯萧(19O6-1982),原名吴熙成,笔名山屋、天苏等,山东省莱芜县吴家花园庄人。他从二十年代末就开始散文创作的艺术实践,追随着历史的脚步一直不停地劳作,辛勤耕耘到八十年代初,先后创作了散文集白天到黑夜、羽书、黑红点、潞安风物、出发点、北极星、忘年、吴伯萧散文选等。这些散文作品给我们勾画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许多重要画面,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也展示了一个献身于散文艺术的 作家在创作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求和创新的前进轨迹。纵观吴伯萧的散文创作历程,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那是三十年代中期。早在 1925年秋,吴伯萧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就在(京报副刊上发表散文白天到黑夜,后来在京津报纸上又陆续发表了街头夜和塾中杂记等写实散文,在 当时的北平文坛崭露头角。这一初创时期的散文曾结集为街头夜准备付印,但因九一八事变,兵荒马乱之中丢失全部文稿,未能实现出版之愿。此后,吴伯萧在散文创作上获得突出进展,是从三十年代

   

12下一页

来源: https://sanwen.aiisen.com/sanwen-465167/
更多资源请访问: https://sanwen.aiisen.com/sanwen/